分享
十大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排名
在宝宝出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身体的各项机能在有条不紊地发育着。按照婴幼儿的发育规律来说,宝宝在一周岁时就能叫出“爸爸”“妈妈”了,可实际的说话时间又因为孩子自身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有些语言能力天赋异禀的孩子,10个月时就会叫人了,有的孩子却略显“笨拙”,直到14、15个月时才能顺利喊人。孩子说话早固然值得高兴,但这并不代表宝宝的语言发育未来也将是一路坦途。比如说,有些孩子会在2岁半左右出现大舌头问题,即说话时发音不准、口齿不清。有人说,每个孩子都会有这种经历,只是时间长短有所不同。也有人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预示着宝宝语言水平的发育迟滞,需要专家赶紧介入才行。绝大多数人一定知道“大舌头”,大名鼎鼎的它早已成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描述一个人说话时嘴里拌蒜的形容词。可我们在运用它时,多半带有戏谑的口吻,并没有把它专门当成一种语言问题来看待。
孩子不敢说话,尿裤子半天才被发现在中秋节之前,一位妈妈带着孩子来到我们成都中心咨询。孩子今年刚上幼儿园,2岁时就发现有大舌头的迹象,直到今年夏天,孩子的发音问题越来越严重。父母起初并没在意,哪个孩子两三岁时还没点发音问题呢?直到有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整个家庭的想法。有一天,孩子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尿急想上厕所。本来直接和老师说一声就好了,可孩子愣是没有和老师打招呼,足足憋了半个多小时,最后没忍住尿裤子了。中午吃饭时,老师才发现孩子裤子都湿了,赶忙给孩子换上了替换的衣服。事后,妈妈问孩子为什么不和老师说想上厕所?孩子的回答让妈妈彻底破防了。孩子说,他怕老师像小朋友那样嘲笑他的大舌头,所以才没敢和老师提出自己的需求。这件事是真实发生在小学员身上的,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小小的大舌头居然能给宝宝带来如此大的伤害。语言障碍好像只表现为表达层面的不足,其实它的危害可以涉及到孩子心理和性格层面的发育。如果说孩子不敢和老师说话只是小事,那么他在进入小学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孩子会不会因此产生自闭倾向?长大后会不会因为社会压力的加剧而患上抑郁症?我想爸爸妈妈们肯定不会不拿孩子的未来当回事吧?
大舌头是语言障碍 易发现却容易被忽视“大舌头”只是这类语言问题的俗称,它的学名叫功能性构音障碍,是指孩子身体基本健康无疾病的前提下,出现的发音不准和口齿含混的问题。也就是说,大舌头儿童的生理情况都是合格的,却因为后天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大舌头的发生。这些后天因素笼统地来说,就是语言环境和语言教育不达标。比如说,孩子身边有大舌头的人群存在,食物过于精细导致构音器官不成熟,家长对孩子的语言引导不合格等。大舌头和口吃一样,明显的语言表达错误非常容易被发现,一般人都能从孩子的语言状态中听出错误之处。可是,为什么大多数孩子仍然是在大舌头持续很长时间后,才被父母关注到呢?
其实,这是因为家长总是把大舌头当成宝宝语言发育的一环,认为再过段时间,孩子的语言能力自然就会成长了。有句话虽然不好听,但我也要说:这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已经固化的大舌头只能通过语言矫正解决。婴幼儿的语言习得自有其特点,不同发音会在不同年龄段被孩子掌握。比如说,孩子会在2-3岁时完全掌握/m/、/d/、/b/,3-4岁时能正确发出/j/、/q/、/x/,而较难的/zh/、/ch/、/sh/则可能在6岁时才能说明白。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发音习得规律,即使孩子在年龄稍长时仍然说不清楚低龄就能掌握的音节,父母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件需要多么紧张的事情。孩子罹患大舌头,构音的方法、位置、速度、强度和动作都有可能出现问题,而每个方面的问题都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促进儿童感知觉能力协调发展,提升动作计划能 力,掌握运动游戏技能,及人的兴趣和亲密感。让儿童在早期表达阶段,学会动态 表达“字”“词”。
社交情感游戏:增强儿童与同伴双向沟通能力,提高儿童与人的共 同关注能力,协助儿童打开更多沟通圈以及连结情绪和现有能力。
增强儿童在集体环境中的人际互动及小组合作能力 , 提高儿童集体常规意识,培养儿童社会生活技能,提高儿童在集体 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
www.aixuew.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21264号
该文章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